什麼是黃斑部病變?
人體視覺最敏感處就是黃斑部,它位在眼球正後方的視網膜中心處。此病是好發於老年人的慢性疾病,造成50歲以上老年人視覺嚴重損害的首要原因。患者會逐漸發生中央黃斑部的退化現象,進而影響患者中央視覺,造成患者視野出現視物扭曲、變形,沒有妥善治療,最終有可能導致法定失明的情況。
黃斑部病變有三個比較顯著的症狀:
- 視力障礙:包括急性視力減退及漸進性視力減退。急性視力減退多為單眼視力突然大幅度下降,漸進性視力減退發展較為遲緩,一段時間內雖可維持相當視力,但時間久後會明顯下降。
- 中心視野改變:患者會發現視線中心想看的地方有圓形、橢圓形、卵形、不規則暗點,或黑圈圈。
- 色覺異常:部分患者對於顏色的感受產生異常,有時也會造成對比色敏感度下降。
- 初期:初期的黃斑部病變患者只覺得看起來暗暗的,好像老花眼看不清楚,患者多半半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得病了。
- 中期:進入中期,患者視野中央變成灰灰黑黑的好像白內障,患者仍可能會覺得僅是小問題而不加以治療。
- 末期:進入末期,患者影像會扭曲變形,直線會變成波浪狀,當新生血管產生出血或滲出物黃斑部,傷害到感光細胞,那塊黑影像就成為一大團,有點像看日全蝕,只能瞇著眼睛用眼角餘光去看東西。
黃斑部病變依據是否產生脈絡膜新生血管,可分為乾性和濕性兩種類型:
- 乾性黃斑部病變並未形成脈絡膜新生血管,患者須定期檢查,但仍有少數人會惡化為濕性黃斑部病變的可能,造成病情急速惡化。
- 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可能因脈絡膜長出的新生血管,這些新生血管管壁很脆弱,就像海砂屋一樣不穩定,常會造成漏水情況,因而產生黃斑部水腫、出血等現象,如果沒有接受治療,這些血液和滲出物會於黃斑部積聚,破壞其中的感光細胞,最終導致不能彌補的視力受損,造成嚴重的視力損傷。
- 部分患者會有視覺幻覺的併發症。
- 嚴重時可能會近乎失明。
近視超過800 度的患者容易從眼睛黃斑部下方的脈絡膜長出新生血管,造成黃斑部出血或是擋住黃斑部中心,嚴重損傷視力,高度近視引起的黃斑部病變是造成失明的主因。
此外,強光直射也視另外一個造成黃斑部病變的原因,因為強光直射眼睛時,容易造成眼睛疲勞,而且慢性長時間的強光直射眼底,會形成黃斑部的水腫發炎,而且累積的光能會產生自由基,破壞正常的黃斑部組織,造成黃斑部的永久病變。
- 年齡55歲以上、高度近視(800度以上)需特別注意。
黃斑部病變的可能因素除了年齡與遺傳外,可針對其他影響因子訂定保健的策略。
- 吸菸已經確認是此病的高危險因子,抽菸者罹患機率高於非抽菸者2~3倍,需要力行戒菸的生活。
- 避免過度曝曬於日光之下,戴上太陽眼鏡,阻絕有害的紫外線。橘、黃或琥珀色的鏡片可以濾掉可能傷害視網膜的紫外線和藍光。
- 飲食上均衡攝取魚、乾果、深綠色蔬菜、水果。
- 妥善治療其他疾病。如果患有心血管疾病,務必定時服藥。
- 飲食中添加抗氧化劑、鋅和銅,以降低罹患率。抗氧化劑可以預防視網膜這類組織受到氧化傷害。富含維生素A、C和E的食物中有豐富的抗氧化劑。飲食若能保持低脂、均衡,並且每天食用5份以上的蔬果,也能有效預防。
- 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是兩種特殊的抗氧化劑,初步研究顯示,血液中含有高濃度的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可以保護視網膜。在蛋黃、玉米和菠菜中富含這些營養素,用眼過度的人或是想要保養眼睛的人,可以多攝食以保護視網膜。
定期接受眼科檢查。早期發現黃斑部退化可以減少視覺嚴重受損的機會。50歲以上的人,請每2~5年接受一次檢查。若有黃斑部退化家族史,則應每年接受一次以上眼科檢查。
可用「阿姆斯勒方格」簡單測知有無黃斑部病變。(1)把方格表放在眼前30公分之距離,光線要清晰及平均。(2)如有老花或近視,須配戴原有的眼鏡進行測試。(3)先用手蓋著左眼,右眼凝視方格表中心黑點。(4)重複步驟1至3檢查左眼。如果凝視中心黑點時,發現方格表中心出現空缺或曲線,就可能是眼底出現毛病的徵兆,請儘快找眼科醫生作詳細檢查。
黃斑部病變的診斷方式,除了量視力外,還需要散瞳做眼底檢查;假如有發現疑似的病灶,醫師再進一步使用臨床的光學檢查工具做確診:眼底螢光攝影(FAG),以及光學同調斷層掃描(OCT),再依新生血管病灶的種類、位置、大小及病患臨床症狀,決定治療的方式。
開刀能改善視力狀況。常見的手術方式有經瞳孔光熱療法、光動力療法、眼內藥物注射三種,都是門診手術,不需住院。
- 經瞳孔光熱療法(TTT):是利用紅外線照射病變部位,破壞新生血管組織,健保有給付。
- 光動力療法(PDT):一種新的雷射治療方式,先從患者手臂靜脈注射一種色素染料(visudyne),再以雷射光照射黃斑部,讓新生血管萎縮,以治療血管滲漏及出血的情況,防止患者進一步的失明風險。由於雷射溫度相當低,且集中於染料標定的部位,減少傷及其他正常組織的範圍,優於經瞳孔光熱療法。目前健保有給付,醫生須事先申請。
- 眼內藥物注射:眼內注射長效類固醇或抗內皮血管生長因子的藥物,目前眼科醫師較常用的治療法。優點是直接作用在眼球內不正常的病變組織,不會傷及周邊正常組織。這種療法少數病患可能產生眼內炎感染的後遺症,需加強追蹤。但孕婦或準備懷孕的婦女應該避免施打,因為胎兒對抗血管生長因子極為敏感,容易傷害胎兒。
- 目前治療上如果能夠早期發現,診療的選擇較多,治療方式也較為安全與有效。
- 遵照醫矚,避免術後的併發症產生。
視網膜中的黃斑部。
請注意,並沒有任何一種或一組方法適用於所有病人,一般表格內建議的治療方法並非絕對不變, 請您務必與醫師充分討論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