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0%成人臉上有蟎蟲 帶來的煩惱知道嗎?

2014年09月11日
        R
 

   
用科學的方法來清潔自己的臉龐,可以抑制蟎蟲的滋生。(Fotolia)用科學的方法來清潔自己的臉龐,可以抑制蟎蟲的滋生。(Fotolia)

【記者周慧心/綜合報導】 大家可能會不相信,幾乎每個成人臉上都「住著」蟎蟲。人類的身體就像是一座移動的城堡,為微生物提供生活的空間。痘痘,也就是臉上的玫瑰痤瘡,是由一種面部寄生蟲——蟎蟲引起的。這種寄生蟲很小,它們在臉上的毛孔中居住。

最近在《公共科學圖書館.綜合》(PLOS ONE)上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稱,每個人身上都住著蟎!過去傳統的採樣方法:「用顯微鏡找」,認為只有12~25%的成人臉上有蟎。而在這次研究中,科學家直接在臉上蒐集蟎的DNA。結果顯示,每位參與實驗的成人臉上,都可以檢驗出蟎的DNA,表示蟎確實出現在每個人的臉上。

蠕形蟎屬(Demodex),又稱毛囊蟎或毛囊蟲,亦即俗稱的「蟎蟲」。是小型寄生蟎類的一屬,常寄生於哺乳動物的毛囊內。目前已知有兩種蟎寄生於人類:毛囊蠕形蟎與皮脂腺蠕形蟎。毛囊蠕形蟎在毛囊內被發現,皮脂腺蠕形蟎則寄生於連接毛囊的皮脂腺內。兩種蠕形蟎主要寄生在人鼻部、睫毛與眉毛附近,它們也寄生在身體的其他部位上。成年蟎類大約只有0.3公釐到0.4公釐長,他們有著一個半透明伸長的身體。

新生嬰兒身上沒有蟎蟲,因此可以說每一代人都是重新被傳染的。而傳染給我們的人很可能就是最先摸我們的父母。一份調查發現20歲以下的人只有4%的機率被傳染,20歲以上的人基本上100%都有蟎蟲,只是多少的問題。蟎蟲肆虐會引發皮膚問題。

蟎蟲生活在皮下2-3mm處的真皮層,吸食著真皮層的組織——膠原質和彈性蛋白。一旦膠原質和彈性蛋白被破壞,皮膚便開始老化。皮膚蟎蟲為了生存,在皮膚內肆虐地吸取養分和水分,使皮膚細小皺紋增多。另外毛囊蟎隨時進進出出於皮膚表面與皮膚內,使毛孔以及汗孔變大,皮膚變得粗燥。

皮膚蟎還會加速黃褐斑、雀斑、黑斑等色素沉澱,讓皮膚產生色斑。由於皮膚蟎蟲經常出入毛孔、擴大毛孔,因而多半都感覺瘙癢。皮膚內部的蟎蟲成為皮膚炎症的原因,而且會惡化面皰。化膿以後成為膿皰性痤瘡時,皮膚表面的凹凸現象會嚴重,甚至醜陋地變形。蟎蟲還可以造成臉部紅丘疹、斑丘疹、小節結及囊腫,同時引起細菌性繼發感染、發生毛囊炎、膿疤或炎性囊腫等病變。

如何除蟎

內在調理:皮膚油脂是蟎蟲的一大食物來源,因此臉部的皮脂分泌越多,蟎蟲的數量就越多。控制臉部油脂分泌的有效方法就是注意不要吃過多的刺激性食物,比如辛辣、生冷的食物,煙、酒和咖啡等,它們會刺激油脂分泌。油膩、煎炸和含脂肪較多的食物也要少吃,因為它們本身就含有很高的油量。多吃高纖維素的飲食,生吃些杏仁、腰果,多吃貝殼類、大豆、葵花籽、低脂優酪乳。

外在清潔:用科學的方法來清潔自己的臉龐,可以抑制蟎蟲的滋生。首先用溫水打濕面部,然後把具有除蟎功能的洗面乳倒在手心並揉搓起沫;然後將泡沫抹在臉上,接著用手指以打圈圈的方式揉搓臉部,這樣可以刺激皮膚,利於清除表層的雜質和多餘的油脂;洗完整個臉部之後,再用溫水沖洗乾淨,然後用柔軟乾爽的毛巾輕按臉部,吸走多餘水分;洗完臉後,將有除蟎功能的護膚品均勻抹在臉上,並輕輕拍打臉皮,促進臉部對其中營養物質的吸收。生活在多風沙地區的人,早晚各洗一次臉是不能少的,而且每次回家之後要立即清除,以免沙子感染皮膚,引起其他的皮膚問題。

除了為臉部除蟎外,還要為家居除蟎。

保持乾燥與通風:洗完澡後瀰漫的水蒸氣也會充斥在寢室中,正好提供塵蟎最適合的生長環境。為浴室設計單獨通風口,或善用除濕機、在好天氣時打開窗戶,保持家中乾燥與通風,都能避免黴菌和塵蟎孳生。

經常清潔寢具:根據研究,床墊約使用半年就可累積200萬隻以上的塵蟎,因此選購表面光滑的寢具,較能避免塵蟎躲藏其中。陽光雖可殺死塵蟎,卻不能帶走塵蟎屍體與糞便,因此消除塵蟎的最好方法,還是要水洗。或者可以選購除蟎吸塵器,每週至少將床墊、地毯吸塵一次。

傢俱的選擇:選用木質地板、百葉窗等容易清洗的材質。家中的衣物也要擺進衣櫃,不要一件件陳列在房間中。木質傢俱不易累積皮屑,自然可以減少塵蟎的生存空間。如果覺得木頭沙發不夠舒適,皮製沙發也會比布沙發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金台診所附設醫美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